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技服务 > 简报

科学研究

简报

苏卫“博习讲堂”系列讲座简报(总第20期) ---怎样做科研-给年轻科研人员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1-03-15发布人:发布部门:投稿部门:阅读人数:

 

(撰稿:杨洁 摄影:杨洁 审稿:闻彩芬)

 

时间:202131215:30-17:00

地点:图书馆研讨室1

讲座嘉宾:徐璎教授(苏州大学)

听众:各院系部参加的师生30余人

嘉宾简介:徐璎教授是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科技部重大项目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

讲座内容:

1. 徐教授提出,科学的本质是发现现象、总结现象、解释现象,从而得出科学概念。科学的动力是好奇和需求,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要有求真、实证、怀疑、批判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并且要具备观察力、好奇心、毅力记忆、逻辑的科学品质。

2. 徐教授提出,生命科学的本质是随着历史的进程,人类科学研究的进步在逐步的深入细化,从最初的基因、蛋白、表型之间的研究到现在的基因组、外表性、环境之间的研究,并且生命科学的研究越来越需要大数据的分析研究技术。徐教授为大家总结生命科学研究的演化历史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观察、应用,第二阶段是观察、干预,第三阶段是观察、干预、创造。

3. 徐教授强调,科学研究要有创新性、连续性,彻头彻尾的创新是不存在的,大家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现新的创新点。在科学研究中要注重对结果的分析,用数字和清晰的图片进行证明,避免漏洞,结果要有普遍意义。徐教授提醒各位科研人员,在实验过程中错误随时可以发生,要对每一步的实验抱有怀疑态度,要进行重复试验,不可片面相信,一个结果要可重复才有科研意义。

地址:苏州新区科华路28号 邮编:215009 邮箱:swybgs@szhct.edu.cn
版权所有: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检测站)股份有限公司苏ICP备10022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