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小方
近五年全市护理人员受省市级表彰的有近八成是来自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的毕业生;近三年苏卫院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99.6%以上,对口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作为省内唯一的卫生类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苏卫院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实力都是数一数二的。然而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这所百年名校又将拿出哪些“绝招”继续保持优势,实现新的突破?上周日,苏卫院党代会闭幕,承前启后,谋划发展,三大“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教师幸福感和学生自豪感,让师生颇多惊喜。
五年攻坚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服务社会
在苏卫院党委书记崔伟看来,未来五年是学院全面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卫生的改革都对卫生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招生市场变化、高等职业教育格局调整等客观现实,因此未来五年既是学院加快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机遇期,又是克服困难、解决好各类发展中的矛盾的改革攻坚期。”
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依然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最靠谱的“路径”,“显然,我们的重心要从规模的扩张向内涵的提升转移。”学院院长吕俊峰介绍说,江苏集聚了12所本科医学院校,近年来,苏卫院立足行业,通过错位发展,把重心放在培养社会急需的护理、眼科等人才,特色创新让学院拥有了持久的活力。
目前,学院已经明确:根据行业和区域发展态势,强化护理、药学、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重点专业和重点专业群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形成的鲜明特色和优势,辐射和带动其他专业协调发展。未来五年中,学院将建成2~3个在全国有影响、特色鲜明的专业,5~7个省级高职院校品牌特色专业,专业设置门类覆盖所有相关医学专业。
学院还在探索合作办学的机制改革。加强与省市地方政府、相关行业企业及国外教育机构的深度合作,组建医疗卫生职教产业集团,建立健全“学院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多元合作机制,促进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在提升产学研结合能力,服务社会方面也是亮点多多:学院将按照三级专科医院标准建设附属口腔医院和眼视光医院,完善附属三元宾馆的服务功能,建设华夏义齿制作有限公司、康复护理院,组建相关医学和服务产业集团,社会服务年收入达6000万元。
积蓄后劲提高教职工幸福感
关键词:工作环境、生活水平、精神家园
民生民意也是苏卫院未来发展的关注重点。“我们明确提出不以牺牲教职工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学院的发展,而是要将个人和学院整体的发展结合起来。”崔书记说,“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感,就是实实在在关注老师们的工作环境、精神家园和生活水平。”
吕院长告诉记者,工作环境方面,公共基础设施,实验实训基地、教学信息网络、图书资料等教学设施建设都将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在加快建设数字化校园,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库,增强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学院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
生活条件方面,教职工收入待遇将稳步提升。“眼下,正在建设一个条件优良的教职工食堂,一个功能齐全的教职工文体中心,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体生活,还要改善青年教师公寓条件。”
瑜珈、广场舞、棋牌、羽毛球、足球、乒乓……每逢周五,下午三点半后,苏卫院的老师放下手中的工作,参与到各种俱乐部活动。这样的情形在苏城高校中并不多见,“完善硬环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软环境’———教职工的精神家园。身心健康、和谐的工作氛围,还有个人价值的实现。”
出生于1981年的孙静是苏卫院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去年获得医学免疫博士学位。这个“80后”备受“90后”学生的喜爱,课上得好,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获得二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数十篇文章。上月底,她刚刚完成了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双语培训。她告诉记者,学院近年大力选拔、扶持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快教学名师培养,培养卫生职业教育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我们每年有10%的教师会去国外参加培训。”
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