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姑苏晚报:和死神搏斗,挽救每一个生命 王玉宇
发布时间:2014-03-12发布部门:投稿部门:
http://epaper.subaonet.com/gswb/html/2014-03/11/node_32.htm


和死神搏斗,挽救每一个生命:王玉宇
2014年03月11日 16:08:37 来源: 新华网苏州频道
        姓名:王玉宇
        座右铭:上善若水
        印象最深的病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钱先生。和这位患者一起奋战在生死线上的一个多月中,让我更加理解了什么叫“坚持”。
        1.55米的个子,秀气的脸庞,爽朗麻利的言行,这就是王玉宇给笔者的第一印象。而就是这样一位江南女子却整天生活在急诊ICU中。要多强大的内心才能镇定地面对生与死的考量,还要竭尽全力与死神展开一场场殊死博斗,把患者一个个从生死线上拉回?
        无意中做了“白衣天使”
        谈起当年为什么选择了护士这一行,直率的王玉宇笑着告诉记者:她是一个性格外向开朗的人,生性就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要是让她做操作工,整天与机器打交道,可闷死啦。1987年初中毕业,成绩优异的她面临着两个选择:学幼师或是学护理。她当时更倾向于学和孩子们打交道的幼师。而一位老婆是老师的亲戚当年给她提了个建议,改变了她的选择:做老师太辛苦了,你还去做相对轻松的护士吧。刚满16岁的王玉宇就填了护理专业,虽然这不是她的第一选择职业,虽然发现护士的工作并不是想像的那么轻松,甚至是越来越忙,但心态极好的王玉宇还是把这份第二选择的工作做到了“自己的最好”。
        从附一院卫校毕业的她被分配到了一院急诊室。当时的医院人手少,老护士带了几个班后王玉宇就马上上手工作,很快就独立值夜班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病人,年轻的王玉宇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也感到了救死扶伤的成就感。王玉宇还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晚上,送来一位脾破裂患者,由于大出血血压已经量不出来,当时医生要求用16号针尖给患者快速输液。王玉宇是第一次做这么大难度的工作,但当她穿刺成功、快速输液后,病人的情况马上缓和了下来。当时那位医生向她翘起了大拇指:“这位病人的命是你救的!”那种救死扶伤的自豪感给了她极大的幸福感。像这样的病例急诊室经常会遇到,打强心针、除颤等措施,一个个生命被自己拉了回来后,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王玉宇说:我们每一次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就给了他们接受治疗的机会。所以我们护士不是普通的操作工,而是生命的守卫者。我觉得我的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入了这一行一辈子都要学习
        我国卫生事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获得了大发展,特别是王玉宇所在的附一院更是苏州地区的名牌医院,诸多患者慕名而来,重症医学科收的更是急危重患者。护士的职业决定了不能像正常上班一样可以正常休息,而且晚上的病情发展往往更凶险,这也给重症医学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让重症患者减少感染机会,重症医学科基本上是全封闭的,病人的护理全部依靠护士和护工,这也让护士承担了更多的责任。重症医学科的病人几乎都是不能自理的,翻身都要依靠护士。这对于个子小巧的王玉宇来说也是个挑战。怎么办呢?王玉宇说:一是提高技术,尽量用巧劲;二是有的病人实在重,也得咬着牙上。幸好现在更多的男护士进入临床,减轻了女护士的不少负担。
        除了工作上的忙累外, 护士这个行业的知识更新也给王玉宇不断提出新的学习要求,因为医学知识一直在更新,而护理流程也一直在变。医生的治疗方法变了,护士的护理流程也得跟着变。王玉宇发自内心地对同事和年轻护士说:于公于私,我们都要多读点书,不然要被时代淘汰。每次参加重症医学年会,边捧着个饭盒吃饭边听会的人里就有她。而回来后,她又忙着把这些经验做成文件和PPT,就在护士长办公室讲给大家听。
        这是一场挑战但也是一个机遇
        去年春天,H7N9禽流感来袭,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疾病,疫情来势汹汹,苏大附一院被确定为收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定点医院,67区感染科ICU是定点科室。由于2009年较好地完成了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工作,王玉宇再次接受任命,临时委派到67区感染科ICU担任护士长。对于这个任命,她毫不犹豫,也没有太多的害怕,因为有着丰富护理经验的她想:只要做好防护,应该没有问题。而最让她欣慰的是不管是自己科室还是其他科室,很多年轻护士也毅然跟着她进入了这块人类尚处于摸索阶段的领域。
        在这次抗击H7N9禽流感的工作中,王玉宇完善了病房的消毒隔离流程,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管理,做好一切防护工作;做好对各项应急物资的配置及管理,为医疗作保障;做好护士的培训,配合医生开展一系列新的治疗项目如俯卧位通气,高频振荡通气,体外膜氧的治疗等,较好地完成了任务。为了救治病人,每天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晚上总要到七八点才回家。刚进去的时候,要在工作服外套防护服加隔离服,有的医护人员都热得出了疹子。后来医学证明禽流感人感染人的可能性极小,他们才脱掉了这身厚重的行头。但是这里面的病人病情之重,而病情又无前人经验可以借鉴,对于王玉宇和同事们仍是极大的考验。但他们和那位危重患者钱先生一样,“坚持”了下来。
        王玉宇说,在67病区,每天上班除了中午一小时的轮休时间,护士几乎一直要待在病床边上,基础护理,监控数据,每一秒都不能掉以轻心,忙起来喝水的时间都没有。而且由于是隔离病区,出于安全隔离考虑,家属不能来陪护和探视,加上67区的护理对象都是禽流感确诊和疑似病人,心理上带有恐惧、焦虑,并与外界基本隔开,患者的情绪难免会低落,因此,这里的护士除了正常的护理、清洁,作为病人最贴身的人,还担负着对病人心理上的疏导,更需要护士长带领护士们在情感上予以补偿和安慰,使病人情绪稳定,配合治疗。所以,给患者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对病人来说都是鼓励。如住在67病区的重症患者钱先生,医师和护士们把他家人的话录在录音笔中放给他听,给他念妻子的信,增强他治疗的信心。对于钱先生这样的重症患者,任何一项操作都可能对他的生命体征产生影响,比如吸痰,比如翻身,一不小心血氧饱和度及血压就要往下降,所以每次给他吸痰、翻身时都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做好防范措施,把对患者的影响减到最小。王玉宇把这场硬战看作难得的锻炼,不仅如此,跟着她去的年轻护士也学到了不少先进的护理经验。
        医患关系的关键还是在于沟通
        当下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对于这个问题王玉宇有自己的看法。她说除了医疗体制的问题,其实还在于沟通和理解。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发自内心地想治好患者,因为这也是医护人员工作价值的体现。她经常对病人家属说:“请理解和相信我们,我们和你们的目标一直是一致的,都希望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尽快康复。”她始终相信,只要医、患之间能够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很多医患矛盾也就会解决。
        王玉宇已经担任护士长10多年了。现在进入的年轻护士有些已经是九零后了,王玉宇亲切地把这些年轻人称为“孩子”,因为他们比她儿子也大不了多少。 她一直对“孩子”们说,护士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护士和病人接触最多,细心观察病人,随时向医生汇报,对治疗是非常有帮助的。要敢于挑战,经历就是财富。 护士这份职业值得一个人好好去做,虽然是平凡的岗位,却是一份有意义的工作。
        人物名片:
        王玉宇,1972年8月生于江苏省昆山市,1990年毕业于苏大附一院卫校。苏大附一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苏州市护理学会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委。2013年委派担任苏大附一院感染科ICU护士长,协助完成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疗护理工作。2007年,评为医院"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评为医院"十佳青年";2012年,评为医院"护理管理牡丹奖","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评为医院"抗击禽流感党员先锋"。
地址:苏州新区科华路28号 邮编:215009 邮箱:swybgs@szhct.edu.cn
版权所有: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检测站)股份有限公司苏ICP备10022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