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h.xhby.net/mp2/html/2015-07/10/content_1277489.htm

上月底,在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石湖校区实验南楼416会议室里,来自2014级护理卓越实验班的邹月娟、张琪等十二名学生,分别代表各见习小组从护理基础操作、科技进步与护理专业发展等方面就为期两周的临床见习做汇报。随后,来自苏大附一院、市立医院本部、吴中人民医院的5位临床导师当场做点评,为学生在见习期间精彩表现点赞。
去年开办的护理专业卓越护士实验班是苏州卫院一项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也是其创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举措之一。学院党委书记崔伟告诉记者,近年来,依托百年老校积累的行业优势,该校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全方位培养高素质、有温度的卓越卫生技术人才。
以护理职业教育为例,目前,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除了数量上居高不下,在人才质量上也不断提升,为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提出面向普通护理专业1500位新生,组建两个卓越护士实验班,吸引了296名同学主动报名。
“相比普通班的同学,我们有更多自由支配的自主学习时间,且注重团队教学,上课参与、互动的机会更多。”经过自我介绍、回答问题、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环节,张琪与其他59位同学一起被选中。班主任吕怀娟介绍,按照“重素质、强实践、会应用、可持续”的人才培养原则,实验班做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比如将普通班每周28课时压缩至22个课时,但增设人文关爱、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等必修课;岗位胜任课程期末总分改为笔试成绩和平时表现各占一半;每位学生发一台平板电脑,传统课堂内容远程预习,课上互动交流等。
除了开办护理专业卓越护士实验班,学院还走出校门,整合资源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的支持,否则容易出现‘千校一面’的尴尬局面。”苏州卫院教务处处长孙中文解释,作为省内唯一的卫生类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有着先天的行业办学优势。2013年10月,学院联合政府、医药院校、行业、企业,牵头组建了包括20家本科、高职、中职医药卫生类院校;3家政府单位;7家行业协会;33家企业单位等共63个成员单位组成的江苏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为更加深度的校企合作加装引擎。
通过教育集团与中职、本科院校“结盟”推出分段培养计划,解决了高职院校“断层教育”的“老大难”问题。在卫院学习三年的基础护理,在到南京医药大学修两年的助产护理,毕业后就是一名专科护理人才……经过几年的探索,这种省内中职、高职、本科有机衔接的现代卫生职业教育体系颇受欢迎。如今,学校先后与常州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等四所学校联合实施护理专业“4+2”分段培养项目,还与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联合开展护理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药学专业“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国际合作办学方面,护理专业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分别与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签订了海外本科直通车“3+1”项目。
“人口老龄化、人类疾病谱改变以及大众健康需求的提高等,使得社会对护理人才有了新的要求,学校要带着学生主动适应新变化。”在苏州卫院院长吕俊峰看来,“主动适应”不是一句空话,比如学校的课程设置就需要随着卫生事业的改革及时作调整。
除了掌握基本技术,人文情怀精神也逐渐成为卫院学生的必修课。“与其他院校不同,卫校的学生面对的是人,是生命。” 学院团委书记刘千贺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是差异化的,更需要关爱,人的疾病发生,需要治愈的不仅身体还有心理,而学院“个、十、百、千”工程,培养了一个个有温度的护理人才。“个”指融合学院前身的书院历史和吴文化精髓在鹤山书院旧址建成一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十”指“感恩、诚信、责任、关爱、服务、创新、崇文、发展、协作、自律”十项主题活动;“百”指阅读百部必读书目书单以及“千”名志愿者活动。
近年来,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让卫院走出了一批优秀毕业生。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9%以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率98%。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连续3年100%,学生平均分高于合格线30分,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排名第一。据统计,2006-2015年,仅苏州市受省市及以上表彰的246名优秀护士中有171名是卫院毕业生,占获奖人数的70%。有近300人在各级医疗机构担任护士长、护理部主任等职务。近三年,护理专业学生获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16个,院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12个。
本报记者 陈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