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youth.cn/jy/201511/t20151114_7311067.htm
11月7日,周六,深秋的苏州阴雨绵绵,古城区沧浪街道金狮社区,独居老人李素英早早开了门。她知道就算天气再恶劣,她的“守护天使”们总会如约出现。
“李奶奶,最近睡眠质量怎么样?阴雨天关节炎有没有犯?”上午9时许,“守护天使”丁舞梅和两位同学还没跨进家门,就问起了李素英的近况。
量血压、测血糖、做按摩护理,才大二的她们手法已非常专业而熟练。一番促膝长谈后,看着“小天使”们离开的背影,李素英眼中尽是不舍,“只有这帮孩子来的时候,我才会笑得这么舒心。”这已经成了她一年多来,每个周末最期待的事。在沧浪街道,与李素英有着相同感受的老人超过50人,而守护他们的近百名“天使”均是来自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的学生。
“守护天使”只是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开展的众多志愿项目中的一个。自2005年起,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依托“爱心社”的三万余名师生,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爱心志愿之路”。
全校联动,一个“爱心社” 即是整所学校
“看着身边的学长学姐都加入了‘爱心社’,每周都能成为志愿者,参加活动,别提当时心里有多痒痒了。”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的药学专业的孙悦告诉记者,不光是她,周边同学在进校之初,受“大氛围”的影响,都立志加入“爱心社”。抱着这样的信念,她积极参加培训,通过考核,成为了同级生中首批加入爱心社的成员。
“学校一直在倡议‘每位学生都是爱心志愿者’,现在,这样的倡议在校内已经成为了潮流。”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院长吕俊峰介绍,2005年,学校正式升入高职,更名为“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同一年,学校成立了爱心社,目的就在于为全校师生组建一个注重服务性、公益性、专业性和长效性的志愿服务组织,依托这个组织,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在学校的号召下,每个二级学院、系部随即都成立了爱心小分队,每个小分队都可以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爱心志愿活动。2015年,爱心社在册的成员达到了5000多人,占到了全校学生的近80%。
“我们开展活动的身份统一都是爱心社的志愿者,随着爱心活动越来越多,越做越大,爱心社的知名度也就更高了,现在出去只要说是爱心社的成员,人们一般都会知道我们就是苏卫的。”孙悦自豪地告诉记者,她和自己所在的药学院爱心小分队的成员,一起在校内开辟了中药科普基地,种植中药、制作标本,邀请市民参观学习,并为社区老人免费制作和发放中药香囊。
除了学生的热情投入,学校也有很多老师积极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成为爱心社重要的一份子,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附属华夏口腔医院的青年医生程德盛,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从2005年起,程德盛十年如一日参与志愿服务,连续多年带领学生深入社区、民工子弟学校等进行义诊和宣教口腔知识,惠及2万余人,打造了全国首个走进民工子弟学校的口腔志愿服务,带领团队荣获了“苏州市青年文明号”。
项目化运行,志愿服务不再“一阵风”
“‘雷锋’都是三月来,四月走。”这样一句调侃,道出了当前高校志愿活动存在节日化、走过场的状况。雷锋月集体做活动、儿童节去孤儿院、重阳节去养老院等现象层出不穷。“这样的活动往往都只是形式主义,很难有实在的意义。”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团委书记刘千贺介绍,为了避免苏卫的志愿服务出现“一阵风”的形式,而能真正“扎下根”,做到实处,学校从2013年开始探索志愿服务项目化的运行机制,每个项目都要申报,都需要有明确的开展计划。
2013年年底,苏州市区沧浪街道发现辖区内不少独居、病残老人,他们生理、心理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但身边缺乏懂得科学护理的人。沧浪街道找到了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希望能招募专业志愿者,协同社区社工一起组建“守护天使”团队,定期入户服务有需要的老人。
“通过前期的调查,我们发现街道内独居、病残的老人不在少数,从中筛选了最需要专业护理的家庭50余户,但如果没有一套规范的运行机制,这样的活动开展起来很难。”“守护天使”团队的负责老师、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口腔系党总支副书记朱晓飞告诉记者,在活动启动前,团队就根据不同老人的身体状况,配备了护理、康复、口腔、营养等不同专业的志愿者,同时做好了整年的服务计划。
“每次入户服务的内容与时长,服务对象的反馈与我们的体会都要登记在册,这样既能督促我们按时按点开展服务,也保证了服务的质量。”“守护天使”吴晓琳告诉记者,她服务的是一位半身不遂、性格孤僻的独居老人周老伯。刚入户时,老人不说话,也不配合,吴晓琳心里还有点畏缩,但在咬牙坚持了两次后,“孤僻”的周老伯居然愿意打开心扉同她交流,讲诉他年轻时的往事。“我发现他明显开朗了许多,这样我也开心,我的付出值了!”
“项目化运行机制保证了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有序,同时学校也会根据申报项目的性质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刘千贺告诉记者,从2013年的8万元到今年的近30万元,目前学校已有30多个正在运行的项目,其中10多个是今年新增项目。“其实平均到每次活动、每个学生身上的资金很少,顶多30元,但通过他们每次申报上来的厚厚一叠公交车票,就能看出他们真真正正地在做实事。”
点滴服务锤炼“医者仁心”
2013年2月26日,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护理专业的三位学生冯建旭、竺英才和周必庆在回学院的途中,突然发现有人落水。三人来不及多想,手拉着手跳进了冰冷的河水里,合力将落水老太拉回岸上,并对老人进行了紧急施救,让老人转危为安,随后三人拧干湿衣服后悄悄离开。
问及为何会下水救人时,冯建旭腼腆地笑笑,“我们护理专业将来的服务对象是人,对生命的尊重就是我们的责任,这点我们在日常参与学院的志愿活动中已经被强化了,遇到当时的场景我们可能一种本能的反应。”
类似施救落水老太的义举在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并不少见,陪伴罹患白血病战士郑常悦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实习护士戴静恩和王研,马路上不顾伤者嘴里的血污,毫不迟疑地为其人工呼吸的“最美护士”张帆瑜……“学校坚持以爱心志愿活动这一隐性课程,可以逐步培养医护生的奉献意识和关爱精神”,在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党委书记崔伟看来,学生在参加点滴志愿服务中,不仅可以磨练专业基础技能,还能切身领会志愿活动所秉承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培养包容、细致、善于沟通的品性,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卫生工作者锤炼“医者仁心”。
10年时间, 31550名同学参与,60370小时爱心志愿服务,50余万人次受惠……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的这份“爱心清单”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数据显示,近几年,苏卫学生的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9%以上。近10年来,仅苏州市受省市及以上表彰的246名优秀护士中有171名是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的毕业生,占获奖人数的70%以上。(单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