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paper.suzhou-news.cn/2019-04-16-01:37:39+7A1-8926-48860062e264b134a98bc7853629bc5b234b5ccf8e40f3cbe4c1fb5bab099c803893acb43c6bfb8d611d8ab7315a3eae2857612e2a1faf56d89fd6a2fe6d0dbb04f836309ef6871ba3b846ec8b62e038af573be0a398d93fd297ee0aa2007c208496b2d9d97b02d47bc83b91a99a47c450711d09301b4ae46ac67c143a1752e9d7cb5fdf14596269b52d2019a4ac485bc147672b7c148969b15ad66dee0ef6cfde3db94d50848f78246de36bd1592ef1d0577823eec4663cda6474e45e7037b813fddf0cd2b9c55606d52e9b178864b4f
手机购物、手机支付、手机订餐……越来越多的人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就能搞掂生活中的大小事务,娱乐、生活、社交全包揽。在你享受着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时,有没有想过,如何帮助老年人玩转智能手机,让他们一起分享信息革命带来的便利?昨天的苏报教育大讲堂第三讲——《中老年人如何玩转智能手机》现场,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一场火爆的另类讲座
苏城老人为啥都想听?
苏报教育大讲堂,是由苏州日报社教育融媒中心主办的针对广大市民教育需求开展的系列讲座,本期主题为《中老年人如何玩转智能手机》,由苏报教育融媒中心携手366教育以及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临床医学院共同推出。
为了满足中老年人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需求,讲座特邀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临床医学院退休教师翁国良主讲,同时现场还有来自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临床医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一对一辅导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讲座为纯公益性质,现场还为读者免费发放了翁国良编著的《玩转智能手机手册》,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提供指导说明。
上周讲座报名信息一经发布,近百个讲座名额瞬间被“秒杀”。昨日的讲座现场更是座无虚席,很多老人宁愿自带板凳也要参加。
“一看到报纸上的消息,我就立刻打电话报名了。但是没想到名额这么快就报满了!”家住吴中区的唐阿毛老人已经84岁了,坐了两个小时公交车从临湖赶来,想看看现场会不会临时有名额空出来。“着急啊!一直想学学怎么用智能手机,好不容易有这场讲座,错过太可惜。”
像唐阿毛这样的读者并不在少数,因为讲座场地有限,很多老人遗憾地没能报上名。但他们还是来到了现场。讲座会场外,走道内、大厅里甚至楼下电梯处,都是闻讯赶来的老年读者。
击中需求痛点
公益讲座开创新模式
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老年读者,讲座创新地将经验分享、一对一指导和书面说明结合在了一起。真正做到“手把手,一对一”的教学。
主讲老师翁国良花费半年时间,根据自己作为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的亲身体验,
完成了《玩转智能手机手册》这本指导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说明手册的编著。
手册深入浅出,涵盖了老年人日常使用智能手机的基础功能的详细指导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关于手机配置、网上流量计算等较为专业的知识。使得手册能够满足不同需求、不同互联网基础的老人。
讲座现场,翁国良更是以自己的学习经验为实例,和老年读者展开交流。来自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临床医学院的55位大学生志愿者和老人一同坐在台下,手把手的实践教学。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获得了老人的一致好评。
“这才是老年人需要的教学方式啊!”今年60岁的陆云淑告诉记者,自己对智能手机一点都不了解,只会打电话,其他什么都不会。子女又忙,不好意思一点小问题反复问。同“样是老年人的讲师和我们一起分享经验,还有志愿者一对一指导,耐心、细致!”
像她一样,对智能手机使用经验完全空白的老人不在少数,而现场也有很多有智能手机使用经验的老人,同样觉得受益匪浅。平时自己也会用用“智能手机,聊聊微信、淘淘宝,这些基本的还是会一些的。但是再复杂一点的,比如手机卡了怎么清理内存,想要个新的软件怎么下载,这些功能就不会啦!”74岁的张根生老人和老伴一起来参加现场讲座,他告诉记者,听了讲座才知道,手机卡顿和内容、容量、手机配置有关,回去就开始清理内存。
现场讲座结束后,仍有不少老人围着主讲人和志愿者交流,学习热情高涨。
谁来满足老人的
特殊教育需求?
根据苏州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底,苏州全市户籍人口达到703.5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8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6.02%。姑苏区的老年人口比例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从大市范围看,除苏州工业园区外,老年人口比例均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的人口比重增加,但60岁以上老年网民的比重却始终较低。早在两年前发布的《2016年度苏州市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中就可看出端倪。截至2016年12月31日,苏州网民规模为89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4.0%,远超全国和江苏省平均水平。但老年人网民(60岁及以上)仅占4.1%。
苏报教育大讲堂讲座现场也进行了数据调查,调查结果也显示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并不乐观。拿最基础的移动支付来说,现场会使用移动支付的老人,仅占调查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并且其中大多数人接触移动支付时间不超过一年。
“老年人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情况都不同。”翁国良说道,年轻人觉得很容易的功能,有些老人可能要听个三四遍、四五遍还要自己动手操作才能熟练掌握。但是社会上给老人提供的大部分学习平台做不到这么细致深入的教学。
并且绝大多数老人使用的手机配置较低,这也从客观上限制了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现场调查中,近三分之二的老人,手机价格低于2000元,这其中一半左右,手机价格甚至低于1000元。40%的老年人使用的是子女淘汰下来的智能手机。
“现在是网络时代,不懂得使用智能手机,很多老年人出行、购物都出现了阻碍。”翁国良说,如今老年人越来越多,但像智能手机一对一辅导这样的针对老年人的定制化教学却很少,个性化教学的缺乏,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希望更多的老年人能通过“网络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享受这个时代带来的红利。而不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处在越来越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翁国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