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pp.suzhou-news.cn/e_papers/article?article_id=12011371
在沪苏双城深度融合的时代画卷中,一张特殊的双城地铁线路图如温暖的指南针,让苏州与上海的乘客轻松实现双向奔赴。近日,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退休教师翁国良,以4000多个图层为经纬,用热爱与坚持绘制出沪苏地铁出行地图,用实际行动绘成了一幅温暖两座城市的别样画卷。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无数身影在沪苏之间奔赴理想与生活。然而,复杂交错的线路让不少通勤者、游客在购票窗口前踌躇,在换乘通道中迷惘。翁国良虽已离开三尺讲台,却从未卸下“师者”的责任。“教育不仅在课堂,服务社会同样是教师的使命。”他说,看着双城奔波的人群,他毅然决定用自己的力量拨开这团迷雾。
翁国良特地购置了1万多元的电脑设备,主动向苏卫计算机老师请教,开启了他的“地图绘制工程”。他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操作要点,像极了曾经备课的模样。从硬件组装到软件操作,从图层搭建到细节处理,每一个环节他都仔细构划、反复钻研。
60多个昼夜,4000多个图层,是翁国良用时光浇筑的匠心之作。他逐一对沪苏两地的地铁线路进行抽丝剥茧,从线路走向的分毫必较,到站点布局的精准定位;从出行时间的反复核对,到票价阶梯的严谨标注。为了确保地图的准确性,他背着相机、揣着笔记本,顶着烈日穿梭在上海虹桥枢纽的人潮中,又踏着清晨的露水走遍金鸡湖周边的每一个地铁出口。30条线路,803座车站,1246千米里程,那些精心标注的乘坐时长和票价数据,让这份地图不再只是冰冷的线路图,而是成了市民手中有温度的“出行宝典”。
记者看到,这张精确绘制了苏州与上海两座城市地铁线路的交通攻略,以地铁11号线花桥站为连接点,将两座城市连为一体。更有价值的是,无论乘客在苏州还是上海的任一地铁站,都可以一眼看出从所在站点到花桥站所需的乘车时间和票价。翁国良告诉记者,他的几个兄弟都在上海,以前走动都是乘坐高铁,地铁11号线开通之后,他发现乘坐地铁去上海和高铁相比,花在路上的总时间相差并不大,特别是对他这样不用赶时间的退休人员,乘坐地铁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省去了很多转车环节,反而更加便利。有时候他会一大早买好苏州的时令美食,乘地铁11号线送到上海的兄弟家,中午就能返回苏州,兄弟之间的走动比以前更多了。正是看到了两座城市地铁连接后的便利,他觉得应该让更多人享受这样的便利,于是就动手绘制了这张双城地铁出行地图。
如今,这份地图在地铁站台被反复传阅,在市民手机相册里定格珍藏,在社区公告栏成为出行锦囊。从粉笔灰飞扬的讲台,到数字图层勾勒的城市脉络,变的是工作场景,不变的是翁国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教师“传道授业”的使命。这份承载着温度与匠心的地图,将继续在沪苏双城间传递,见证两座城市的交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