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10月29日下午15:15,在信息中心五楼多媒体教室,校园阅读节《阅读与成长》系列讲座第一讲成功举行,学院督导室副主任沈星怡老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阅读作了全新的诠释,将阅读归纳为:(筛选+储存)×思考。
讲座现场,除了读者俱乐部的60余名社员在座,许多感兴趣的同学也闻讯纷至沓来。沈老师的讲座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精彩生动,向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的根本意义与阅读的条件。就如何阅读文学著作,沈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五要”,即:要会选择、要会想象、要会融入、要会积累、要会移植,并希望同学们能与书为伴,有书为友。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从平日阅读行为开始,成功需要方法。讲座中,信息中心蔡小红主任穿插介绍了沈老师培养自己女儿读书学习的故事。沈老师的讲座真情流露,将渴望求知的每位学生当作自己的儿女。同学们深受感染,时不时地记下关键词,写下精彩感悟。
在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中,一位同学感言:学习专业知识是我们工作与事业的需要,而学会阅读是我们终身学习,丰富人生的需要。读者俱乐部的社长在总结发言时说:“沈老师讲得很投入,我们社员受益匪浅,相信此类讲座,势必会逐步提升我们读书人的品位与层次,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沈星怡老师的《阅读与成长》讲座下周在书院校区还将举办一场,届时欢迎各位同学、老师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