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暨实验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下帷幕。我校参赛项目《FlexGuard 踝康仪 —— 基于压感智控的个性化踝关节训练仪》凭借出色表现,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荣获大学组二等奖,并取得江苏省内四支高校参赛队伍中的最高分。这一成绩不仅是我校参加此项赛事以来的最高获奖记录,更是对我校在科普创新教育领域深耕细作的有力肯定。
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技馆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重点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共有来自5000余所大中专院校和中学的约8.2万支团队、17.7万学生参与,竞争异常激烈。经过前期的省赛、国赛遴选赛和国赛网评,江苏省共计四支高校队伍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FlexGuard 踝康仪 —— 基于压感智控的个性化踝关节训练仪》项目由我校临床医学院孙泉、薛璟两位教师指导,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沈豆豆、陈阳、王思谈等三名学生组成,聚焦于踝关节康复训练领域,项目设计理念既贴合临床康复需求,又体现了前沿科技与民生健康的深度融合,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我校高度重视此次赛事,从校内项目遴选、江苏省选拔赛到国赛,校领导和团委都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在备赛过程中,项目团队成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从最初的理念构思到反复的实验论证,从原型机的设计制作到不断的优化改进,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智慧。团队成员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多次走访医院康复科,与专业医师进行深入交流,只为让产品更加贴合实际使用场景。指导老师们也始终陪伴在团队左右,在技术攻关、方案完善等方面给予了悉心指导,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项目团队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更是我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成果体现。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将科普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搭建各类创新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普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热情,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展望未来,我校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科普创新教育工作,持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创新资源和实践机会,助力更多青年学子在科普创新领域绽放光彩,为国家科普事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孙泉,摄影:大赛主办方 ,审核:魏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