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人人参与、共同建设健康城市——健康城镇服务社师生参观七子山垃圾填埋场
发布时间:2013-06-28发布部门:投稿部门:

参观场景

参观人员合影

    2013年6月19日,在校领导和团委的支持下,社科部指导的学生社团健康城镇服务社组织66位师生走进苏州环卫处参观考察,实地了解苏州市区垃圾处理情况。当天下午,苏州环卫处派出2辆大巴载着苏卫师生从书院巷出发,共同踏上参观苏州环卫之旅,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七子山垃圾处理中心,受到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
    七子山位于吴中区境内,东西全长约2.5公里,南北最宽约2.8公里,最窄约1.2公里,总面积5.2平方公里。该区域内有苏州市处理垃圾的垃圾填埋场与垃圾焚烧发电、固废处置、餐厨垃圾处理、资源再利用等企业。这些企业处理垃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七子山地区周围功能布局发生重大变化,方圆5公里内有国际教育园、木渎镇古镇区,上方山、天平山、灵岩山等自然风景区,居民数十万人,从人口数量和环境功能而言,已成为环境敏感区域。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关停了水泥厂、化工厂、钢铁厂等一批企业,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垃圾处理企业的增加和扩容,垃圾处理产生的废气影响环境质量问题受到市民的关注。
    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首先来到环卫宣传展厅。该展厅集声、光、电、图片、图像、文字等现代化布展技术于一体,通过参观和工作人员的介绍,大家初步了解了苏州市区垃圾每年产生的总量,环卫设施概况,垃圾处理的大致过程等。然后登车来到挂着“光大环保”牌子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参观,了解垃圾是怎么发电的,在焚烧过程是如何保证达到环保要求的。该厂是采取BOT方式建设的,光大环保公司总投资9.5亿元,现一期、二期工程均已正常运转,日处理垃圾2050吨,年焚烧生活垃圾100万吨,上网电量2亿度,是国内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师生参观时向工作人员询问了工厂运转情况,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如何减少有害气体等。师生们还来到光大环保的大脑部分——中央控制室,工程师向我们介绍了垃圾发电流程。
    在同学们的要求下,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七子山垃圾填埋场,因为天气闷热且填埋场味道较重,只是坐在车上进行了环视,只见垃圾堆积如山,一些挖掘机在垃圾山上进行操作,一辆辆垃圾车从我们的车边驶过,从车上装载的垃圾不难看出,市区的垃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分类处理。七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场总库容1270万立方,1993年正式启用。老库区库容470万立方,服务年限15年,于2008年底使用告罄封顶。新开辟库容800万立方,平均日处理垃圾1600吨。填埋场的异味主要产生在垃圾填埋作业面、垃圾运输车、垃圾渗沥液处理车间。虽然经过覆盖处理,但仍有不同程度的垃圾渗沥液异味挥发。通过参观活动大家直观地了解了环卫工作的流程,进一步认识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必要性。尽管苏州市垃圾处理技术走在全国前列,但垃圾前端处置的分类收集、分类处理还处于试点阶段,对比一些发达国家对垃圾的处理,我们还有很大一段距离,需要公民意识的加强以及各方面的配合。大部分居民区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工地的建筑垃圾还没有实现有效分类,也影响到资源可再生利用和生态安全、美丽中国的落实。韩振武老师、杭金菊老师在参观后与同学们的讨论中认为,当前需要营造“人人参与、共同建设健康城市”的良好氛围,把垃圾处置必须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量的理念融入市民生活方式中,转化为广大市民自愿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实践行动。同学们也纷纷表示绿色地球,人人有责。要更加自觉地参与环节保护事业,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
    健康城镇服务社是我校第一个以WHO健康城市理念为基础的大学生社团,社团的主要目标是结合专业学习,开展实践活动,促进“人人享有健康”战略目标实现。他们关注家乡和苏州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调研城镇化问题,努力提高自治和参与和谐社会管理的能力。除了组织卫生城镇的参观考察调研,他们还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与居民互助,学校安全与应急管理等科普活动,通过网络传播健康城镇知识和经验,与校内外其他类似社团的交流合作等。

 

地址:苏州新区科华路28号 邮编:215009 邮箱:swybgs@szhct.edu.cn
版权所有: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检测站)股份有限公司苏ICP备10022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