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图文大讲堂特邀苏州城市学院文学副教授殷虹刚博士在石湖校区图书馆三楼IC空间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大运河与苏州”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图书馆读者服务部主任徐德军主持,五十多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讲座开场,殷虹刚老师引导现场师生从图书馆眺望近在咫尺的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赞叹我校在苏州国际教育园区位中享有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东有京杭大运河、南有石湖风景区和上方山。勉励大学生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多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把阅读与地方特色文化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授课环节,殷老师从大运河的历史、运河苏州段的价值及运河十景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战争频繁,吴王夫差一心想称霸中原,为了缩短军事物资和粮草补给的运输路程,便征发民工在淮河和长江之间开凿起运河,成为大运河“第一锹”的开挖者。夫差北上争霸失败告终,然为隋唐大运河开通打下了坚实基础,隋朝的短命与灭亡又为大唐盛世留下宝贵的运输大动脉。殷老师认为,历史变迁,岁月流逝,其中的历史丰功,一代一代人需要铭记于心。“一条河一座城”、“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水是苏州的灵魂。大运河从古城护城河逐步外移改道记载着苏州城的发展,同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瑰宝。现今大运河苏州段全长82.35公里,沿线与大运河密切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达6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0项。殷老师通过PPT展示了平江图、苏城地形图,结合苏城水路运输介绍了浒墅关、阊门等地的文化魅力与风景特色,最后还推荐阅读《京杭运河诗文赏析》等馆藏图书。
近日,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出《关于开展“典耀中华 赓续文脉”2024年度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活动的通知》,我校围绕大运河文化主题,结合校园阅读节“悦读苏州,寻访江南”主题活动要求,开展了多场校外阅读实践。本次讲座为我校师生对大运河文化的认知做了进一步梳理,加深了对苏州地方文化的热爱,激发了大学生阅读热情,为校园“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的良好氛围增添了浓厚一笔。
(撰稿:左步电,摄影:蔡智伟,审核:薛若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