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课程为舵领航向,质量筑基攀高峰,共建人才新高地——护理学院成功召开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4-09-18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投稿部门:护理学院(国际护理学院)

  为贯彻落实我校《关于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加快推进护理教育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向更高水平迈进,护理学院于开学之际召开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议。党总支书记、院长孙中文,副院长沈娟、朱芬芬,各教研室主任及教学管理办公室相关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沈娟副院长主持。

  沈院长以“明确规范,严抓质量”为引领,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其质量直接关乎人才培养的成效。她强调,教学管理的严肃性与规范性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并对课堂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倡导营造专注而有序的学习环境,为教学秩序的稳定保驾护航。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沈院长着重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持续推进“岗课赛证”的融通,确保课程教学能够紧密贴合岗位需求,融入大赛成果,链接护士执考,从而显著提升育人成效。此外,她还公布了教学质量监控和课程负责人遴选的工作计划,为课程建设的持续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朱芬芬副院长以“数字转型,实践赋能”为研讨主题,焦点转向了数字教材与题库建设的新领域。她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课程建设的革新与发展,护理教育需紧跟时代步伐,加速数字教材的开发与应用,为课程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她强调,人才培养应该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坚持实践导向,强化能力培养。为此,她要求各教研室深入梳理护理技能项目,将护士执考技能考核要求融入其中,并邀请临床教师参与审核把关,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与常态化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与共同进步。在题库建设方面,她鼓励课程负责人积极试用并反馈意见,以期通过不断优化题库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备考。

课程建设工作会议.JPG

  最后,孙中文书记对会议成果进行了概括性回顾,他围绕“责任、团队与未来”核心议题,清晰描绘了三类关键角色所肩负的职责与使命。一是课堂责任人,作为一线教师,应坚守教育阵地,以课堂为主战场,恪守教学规范,严明课堂纪律,不懈追求教学质量提升,确保每一堂课成为播种知识、培育未来的沃土,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二是课程负责人,作为课程建设的引领者,应紧扣“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课程建设高标准,深度融合“四新”(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于课程内容之中,勇于担当,率先垂范,带领团队深入探索和实践,努力创造课程建设的新成果新业绩,同时,鼓励大家分享智慧,传播成果,通过教学能力比赛的舞台,实现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的双赢。三是课表协调人,作为基层教学管理人员,需充分发挥桥梁和枢纽作用,做好协调沟通,确保信息畅通无阻。一方面,积极传达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最新政策与要求,助力一线教师紧跟学校步伐,调整教学方向,同时,还需深入一线,及时捕捉和反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与困难,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这样不仅能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能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支持。

  孙书记强调,课程建设乃学校内涵发展重中之重,高质量的课程建设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石。他表示,护理学院将秉持责任与激励并行不悖的原则,持续优化激励机制,为优秀教师及团队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助力他们展现自我,实现价值,推动护理专业迈上更高的发展台阶。

  此次会议,不仅是护理学院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动员大会,更是大家凝心聚力、共绘蓝图的起点。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严课堂、强教师、优课程,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筑牢防线。护理学院教师将携手并进,在护理教育的征途上砥砺前行,共同铸就人才培养的新高地,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高技能护理人才。

(撰稿:姚雅青,摄影:姚雅青,审核:孙中文)

地址:苏州新区科华路28号 邮编:215009 邮箱:swybgs@szhct.edu.cn
版权所有: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检测站)股份有限公司苏ICP备10022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