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灵素研学继往圣 营卫为宗启新猷——临床医学院开展吴门医派传习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09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投稿部门:临床医学院

  为弘扬文化育人理念,立足苏州本土中医流派展开中医学专业教育,近日,临床医学院党总支二支部党员教师、入党积极分子、中医学专业教师、部分学生前往苏州中医药博物馆(吴门医派文化陈列馆)开展“吴医之光——吴门医派传习课”文化研学活动。

  苏州吴门医派研究所负责人欧阳八四老师介绍了“吴门医派的前世今生”,从博物馆的选址、历史典故讲起,门前的对联中的“叶”字开宗明义,引出吴门医派的代表人物——叶天士,并由叶氏引申出吴门医派的立派思想和特色。随后进入主展厅“春晖堂”内,按照中医起源、吴医形成、历代发展、确立学派、器材用具、特色中药六个板块的展厅顺序依次介绍。一代代中医名家的代表书籍、临症医案、脉络图谱等丰富的中医藏品,构建起了一幅生动的苏州本土医药演化的历史长河图。将吴门医派发展史生动展现,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中医学专业负责人林清老师以学术思想和流派的继承发展为主题,表达了作为一个从事中医药事业的教育工作者,传承中医的喜悦之情;向同学们阐释了中医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绵延千年,成果璀璨,希望大家多读中医经典,夯实理论基础;寻根吴门医派,坚定学医之路。师为人老师侧重历代医家的创新和发明,强调创新是弘扬中医的源头活水,启发同学们在认真学习之余要学会举一反三,未来积极投身于中医的创新事业。

    未命名.png

  本次活动以历代吴门医家的优良作风、高尚的医德和传承技艺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为素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建工作,为课程思政内容建设注入活力。通过专业文化、专业空间场域中的实践,发挥文化育人的“润物细无声”特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专业教师涵养育人智慧,守师德初心,以教育家精神诠释师者本色,教书育“仁”。

(撰稿:师为人,摄影:丁泓玉,审核:鲁慧)

地址:苏州新区科华路28号 邮编:215009 邮箱:swybgs@szhct.edu.cn
版权所有: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检测站)股份有限公司苏ICP备10022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