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连日以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多位专家先后莅临我校,走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开展听课指导工作。
自11月27日以来,以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冉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继红教授为代表的诸位专家采取随机抽选,推门听课的方式,分别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本学期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与法治》两门课程,被听课教师共达5人次。听课期间,各位教师悉心备课,倾情投入,将理论知识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把新媒体新技术与教材载体充分结合,呈现出了一场又一场的高质课堂。在现场反馈环节中,诸位专家对我校思政课的教学水平表达了惊喜和赞誉。专家们认为各位教师展现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宽广的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以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我校的思政课堂值得打出亮眼的最高分。
这样的成绩是对于我校思政课建设的充分肯定。近年来,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综合施策,探寻提高思政课吸引力的根本路径。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遵循“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重要要求,邀请多位名师专家开展指导,举办多场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夯实教师队伍主力军;在教学设计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老办法融合新技术,推动打造“情境浸润式”思政课堂,通过弹幕互动、模拟法庭、主题演讲、情景剧再现等多种形式,将深刻道理融入生动故事,将时政热点导入课堂教学,将虚拟场景投射活动现场,让思政课“活”起来;在资源整合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善用“大思政课”上下功夫,签约共建“大思政课”教学基地,开发实践课程教学资源,带领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寒假返乡调研,在社会大课堂中引导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灵感悟实践伟力。在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思政“金课”涌现出来,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前进道路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擎信仰之炬,育时代新人。
(撰稿:马无纤,摄影:谢咏梅,审核:谢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