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苏卫“博习讲堂”举办《卵巢癌治疗潜在新靶点的探索》讲座
发布时间:2025-03-10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投稿部门:科技处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双高校”建设步伐,3月7日,学校科技处邀请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药学院药理学系副主任、苏州大学-创芯国际类器官药物评价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张熠教授作题为《卵巢癌治疗潜在新靶点的探索》的专题报告,学校科技处李华博士主持了讲座。

3.png

  张教授主要聚焦于肿瘤药理学的研究,迄今为止发表论文 50余篇,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5项;其研究成果多次斩获省部级科技奖励;担任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学、江苏省药理学会临床前药理学等多个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中美抗癌协会-亚洲癌症研究基金会Scholar Award等奖项并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 和“六大人才高峰”。

  张教授团队的研究聚焦于卵巢癌的治疗,他们首先阐明了伏隔核-1(NAC1)在卵巢癌中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同时发现SIK2蛋白高表达与肿瘤进展及耐药性密切相关。基于此,团队研发的新型SIK2抑制剂SIC-19可通过阻断核微丝形成和DNA同源重组修复系统双重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卵巢癌生长。在另一项创新性研究中,研究团队针对p53-Y220C突变开发了靶向治疗策略,发现卡博替尼可特异性破坏突变型p53-Y220C与USP7酶的结合,随后通过CHIP介导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实现突变蛋白的选择性降解,这种精准的蛋白稳态调控有效抑制了携带该突变的肿瘤细胞增殖。

  本次博习讲堂深入剖析了NAC1、SIK2及p53突变等新兴靶点,系统阐释了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及其靶向治疗策略,为我校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启发。同时,本次讲堂也增强了我校科研人员从“基础研究到靶点验证再到药物开发”的转化医学思维,鼓励他们突破传统治疗模式,致力于探索精准诊疗的新途径。

(撰稿:孙裕铃、李华,摄影:孙裕铃,审稿:闻彩芬)

地址:苏州新区科华路28号 邮编:215009 邮箱:swybgs@szhct.edu.cn
版权所有: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检测站)股份有限公司苏ICP备10022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