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的组织工作,深化馆校协同育人实践,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2025年苏州市“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的工作要求,系统推进馆校思政育人项目的具体实施。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健康管理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前期共同参与了苏州市“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推进会暨示范教学活动,现场观摩馆校联合开发的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现场教学案例。3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赴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展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实景教学观摩,发掘博物馆的文化资源,为“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馆校思政育人项目做好准备。在苏州博物馆西馆,教师们在讲解员的领学下,以时空叙事的方式领略“江南文化”“苏州历史”“苏作工艺”等主题展区,通过文物观察、展陈解析与互动体验,探索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堂的内容与方法。结合大中小学三个学段共同的课程主题“一剑千年”,教师们聚焦核心展品“吴王余眜剑”,透过剑身铭文、铸剑工艺以及剑所承载的征伐历史、政治格局和家国关系等,梳理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和工匠精神,深入挖掘文物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研学活动结束后,教师们共议课程设计,研究从“博物”到“思政”的转化路径,思考如何将丰富的文物资源转化为鲜活的教学案例,赋能“大思政”课堂,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苏州市“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项目为契机,积极推进馆校联动,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用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独特优势,推动思政课“走新”更“走心”,为思政育人实践注入文化动能。
(撰稿:林陈桐、赵菁菁,摄影:宋滢滢,审核:丁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