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社共建共联,弘扬中医药文化,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近日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来景带领药学院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专业师生志愿者组成的团队,携手吴江区新南村和工业园区泾园南社区,以“清明时节话养生,医药科普暖民心”为主题,先后在乡村和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学院系列活动。新南村张红荣书记、泾园南社区司雯君主任及两地百余名村民、居民齐聚一堂,学习健康常识、接受健康服务。
中药材生产与加工专业负责人、中药学教研室周扬博士以“春夏中医养生”为主题,结合清明节气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春季养肝、健脾祛湿的食疗方法,并针对不同体质人群推荐了养生茶饮和穴位按摩技巧。通过案例分析和现场示范,周博士生动展示了中医药在调节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中的独特作用,讲解深入浅出,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药学教研室胡辰乾老师聚焦“春季预防流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与科学防护措施。胡老师从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入手,详细讲解了家庭常备药品的选择、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他提醒居民注意“春捂秋冻”,避免骤减衣物,并详细介绍了板蓝根、金银花等中药的预防效用,以及家庭常备药的正确储存方法。讲座结束后,胡老师还针对村民提出的用药疑问进行一对一解答,获得热烈好评。
学生志愿者给现场的居民和村民带来了经络梳,一边演示梳头、刮痧的正确手法,一边讲解其疏通经络、缓解疲劳的保健功效。村民和居民们纷纷尝试,体验后感叹“简单易学,效果明显”。志愿者们代表学校,将百余把经络梳赠送给参与者,助力日常健康养护。
活动最后的清明食俗文化体验,将气氛推向高潮。师生们与村民、居民围坐一堂,共同制作时令的传统“寒食节”美食——青团。志愿者们提前准备了艾草汁、豆沙馅等材料,并科普了艾草温经散寒、祛湿消炎的药理作用。大家一边包制青团,一边交流养生心得,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此次系列活动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健康素养,强化了疾病预防意识,更通过文化体验增进了全体参与者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依托健康教育学院,药学院师生将继续以专业之力服务社会,以实践之行传承文化,彰显高校在推进全民健康中的使命与担当。
(撰稿:周琳,摄影:周琳,审核:宋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