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一场生动活泼的分析化学公开课在石湖校区博学楼D101教室精彩呈现。本次公开课由化学教研室史小菊老师主讲,面向24级医学检验技术3班学生开展,药学院教学办主任杨老师主持活动。课程也吸引了校内外百余名化学爱好者到场聆听,共同探索酸碱指示剂的科学奥秘。
史老师以"花朵颜色的奥秘"科普视频拉开序幕。通过展示花青素在不同pH环境下的显色变化,瞬间点燃了现场学生的学习热情。史老师系统讲解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机理、pKa值理论、变色区间等核心知识,将抽象的化学原理转化为直观的认知体验。
授课过程中,史老师特别引入中国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利用酸碱指示剂制作奥运五环的科学实验案例,将专业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激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科技发展。
课堂设置了丰富的实验演示环节:酚酞指示剂在酸碱滴定中的颜色突变演示;万能指示剂的连续变色展示;生活常见物质的pH值测定互动实验。同学们积极参与实操,就实验现象与老师展开深入讨论,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公开课将理论讲解与实验演示相结合、科学知识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互动相配合,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同学们纷纷表示,课程不仅深化了专业知识理解,更激发了探索化学奥秘的浓厚兴趣。
药学院将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打造更多优质示范课堂,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撰稿:史小菊,摄影:庞芬只,审核:宋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