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苏卫“博习讲堂”举办脑外伤相关神经保护机制讲座
发布时间:2025-06-09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投稿部门:科技处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双高校”建设步伐,6月6日,学校科技处邀请苏州大学法医学系/司法鉴定中心、苏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张明阳教授作题为《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脑外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的专题报告,学校科技处李华博士主持了讲座。

  张教授主要从事脑外伤后神经损伤与修复机制的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多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5篇,H-index 29),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一等资助1项,省部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1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担任《Cellular Signalling》副主编、《Tissue & Cell》编委,美国Sigma Xi科学研究荣誉学会Membership Review Committee委员。

3.png

  张教授首先介绍了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₂S)的研究背景,指出脑外伤(TBI)后给予外源性H₂S能显著减轻脑组织损伤、减少神经元死亡并改善神经功能。接着,张教授深入阐明了其团队发现的关键分子机制:下调神经元中的Snapin蛋白,可调控脑外伤诱导的一种特殊程序性细胞死亡-PANoptosis,揭示了Snapin是干预TBI病理的重要靶点。最后,张教授拓展指出,不同程度的脑外伤不仅损伤大脑,还会导致继发性心功能障碍,凸显其对全身系统的影响;而外源性H₂S不仅能保护大脑,同样能有效改善脑外伤后的心脏功能异常,充分展现其对脑心轴的双重保护潜力。

  通过本次讲座,张教授系统介绍了气体信号分子H₂S在脑外伤后神经保护功能及其机制的探索,为我校科研人员拓展了重要的科研方向,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与前沿方法学启示。 张教授的研究范式,正是将医学临床问题(如脑外伤、心功能障碍)与工程技术创新思维、分子生物学及药理学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典范。这不仅为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启发我校科研人员积极运用多学科交叉手段,探索解决复杂生命健康问题的新路径,从而有力推动了我校在生物医学工程及转化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撰稿:孙裕铃、李华,摄影:孙裕铃,审稿:闻彩芬)

地址:苏州新区科华路28号 邮编:215009 邮箱:swybgs@szhct.edu.cn
版权所有: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检测站)股份有限公司苏ICP备10022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