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苏州金庭包山鸟鸣啁啾,我院2023级中药学专业和中药材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学生背起药箱、手持药锄,在专业教师带领下深入山林,开启了采药实践。作为顶岗实习前综合实训的首个环节,此次活动以“识百草、承匠心”为目标,将劳动教育、传统文化与专业技能深度融合,为学生顶岗实习筑牢实践根基。
山林为课堂,传统技艺薪火相传。金庭包山生态环境优越,拥有太湖一级空气与土壤资源,孕育了丰富的药用植物。师生们分组行动,同学在教师指导下,精准辨识薄荷、杠板归等草本药材,记录蓬蘽、茅莓的枝叶特征;攀援植物如萝藦、木防己的藤蔓缠绕林间,海金沙的孢子叶成为性状观察的鲜活标本;而野葛、何首乌、土牛膝、野山药等根及根茎类药材的采挖,更让学生亲身体验了“采药时节不等人”的古训。教师现场讲解《本草纲目》中白果“敛肺定喘”等药性记载知识,将金庭“七颗白果冲鸡蛋”的民间验方融入教学,深化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
中药学、中药材生产与加工专业将产教融合落实到教学全过程,实训链覆盖全岗位,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本次采药实践作为实习前综合实训的起点,后续将衔接中药鉴定、调剂、炮制、制剂及分析等10余项技能模块,全链条设计覆盖医院药房、药检所、药企、社会药店及科研院所等实习岗位核心技能需求。尤其是在采药实践中,药学院关注将劳动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劳动意识、强化课程思政实效。同学们从采集药用植物,到整理标本、制作腊叶等,在协作中磨砺“勤勉务实”的职业品格。“采药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对耐心和责任的考验!”学生周坤在实践笔记中的体悟,不仅是身心锻炼的写照,同时也是将五育融合,开展专业人才综合培养的实效印证。
炎炎烈日、藤曼绕阻,挡不住师生们求知热情,这座曾见证先辈培育“青种枇杷”、开创百年品牌的山林,今日正为新一代中药人注入“德技兼修”的精神基因。随着综合实训的深入推进,学子们将以更扎实的技能、更炽热的匠心,奔赴服务中医药事业的新征程!
(撰稿:邱海龙,摄影:陈家乐、杜菲、任全、潘梦琪、谈如蓝,审核:宋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