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我校校园安全稳定的工作要求,护理学院近日精心组织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全方位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为校园安全筑起坚实屏障。
强化理论,筑牢安全思想根基。组织师生安全教育专题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集中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各班级召开“安全无小事,知识要牢记”主题班会,认真学习名师空中课堂中的安全教育知识,并结合实验室操作规范、宿舍用电安全等典型案例展开热烈讨论。通过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
实战演练,提升应急救护能力。师生积极参加急救技能培训,包括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包扎等,急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6月17日,在保卫处的专业指导和鼎力支持下,成功开展了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模拟宿舍楼突发火情场景,师生们按照应急预案,弯腰捂鼻,快速撤离至安全区域,过程紧张有序,配合默契。演练结束后,工程师对疏散过程进行了专业点评和指导,有效提高了师生应对火灾的应急处置能力。
防患未然,保障实验办公安全。对全院实验室、办公室等重点区域开展“地毯式”隐患排查,重点检查危化品管理、消防设施配备及水电安全等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分析整改,建立台账跟踪落实,从源头杜绝安全风险。护理学院创新推出"安全随手拍",鼓励师生随时上报安全隐患,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新格局。
安全工作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必须常抓不懈。此次系列活动通过“学、练、查、改”多管齐下,不仅让安全理念成为每位师生的行动自觉,也全面提升了学院的安全管理水平。护理学院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为师生们创造安全、和谐、稳定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撰稿:鲁霞,摄影:张秋实、武香萍,审核:孙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