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健康中国行动号召,精准聚焦农村中老年人群健康问题与脑卒中年轻化趋势,完善对于脑卒中的预防、科普体系,推动公共卫生学院健康教育学院走深走实,公共卫生学院脑卒中科普预防团队赴通安镇新街社区成功开展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凝聚基层健康合力,让预防脑卒中的健康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传递人文关怀。
面对农村中老年人群这一群体,科普宣讲团队通过“科普+义诊”为一体的模式,为居民提供精准化健康服务。结合中老年人群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项目团队开展了科普讲座,包括脑卒中发病机制、早期症状识别等内容,多角度、多层次讲述预防、治疗、康复的方法。成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图片以及声情并茂的解说,使居民们“听懂、记住”,助力提升脑卒中早期识别与防控能力,实现了让中老年居民从“听不懂”到“记得住”的转变,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的升级,也使项目团队得到从“医疗帮扶”到“情感联结”的深化。
项目团队还特别准备了“花艺团扇”手工制作环节,居民们在志愿者帮助下,将永生花与团扇巧妙搭配,疏密有致、色彩呼应,创作出了精美的花艺团扇。圆圆的团扇象征着“团圆美满”,这是项目团队的美好心意,希望居民们身体健健康康,生活和和美美。
此外,志愿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居民们进行一对一健康咨询和关怀,与社区卫生机构合作,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体脂等健康指标检测,将检测结果实时反馈到个人,并分发清凉解暑的纪念品。
基层是脑卒中防治的“主战场”,青年是健康中国的“生力军”。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健康下乡”行动,推动脑卒中防治健康知识宣传更精准惠及基层居民。
(撰稿:李林洋,摄影:陈陆宁,审核:陶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