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资讯
博爱星火照四地、青春热血护生命——健康管理学院“守护热血熊猫侠志愿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4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投稿部门:健康管理学院

  为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传播公益理念,健康管理学院“博爱长存,同‘稀’守望”——守护热血熊猫侠志愿团队于7月跨越常州、无锡、徐州、苏州四地,以稀有血型知识宣传为核心,以关爱特殊群体为纽带,以普及献血理念为己任,在社区、乡镇的烈日与晚风里,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让“博爱星火”点亮更多生命之光。

  血站观摩:感悟生命重量,坚定公益初心

  7月4日,志愿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走进苏州市中心血站,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讲解下,先后参观了无偿献血科普馆、血液供应等科室。从血液采集、检测到供应的全流程观摩,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每一袋血液都连着两条生命”——一头是献血者的无私爱心,另一头是受助者的生命希望。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在此刻变得无比具象,也让志愿者们愈发坚定了“把知识传出去,把爱心聚起来”的决心。

血站参观.jpg

  多样宣传:趣传献血知识,情暖社区宣传

  7月2日-5日,志愿者们兵分多路,走进苏州新区永旺梦乐城献血屋、乐桥爱心献血屋、十全街、金狮社区等地,开展特色宣传活动,将知识的触角延伸至更多角落。在献血屋附近,志愿者们以“投壶引客来”的方式普及稀有血型知识,面对过往路人,志愿者们主动上前讲解。孩子们在投壶游戏的欢笑中聆听知识,大人们在耐心倾听中频频点头,献血知识在轻松的互动里悄悄扎根。

  在十全街、金狮社区及金鸡湖街道,志愿者带着自制的科普手册走进社区。高温天里,他们定制的扇子、纸巾、环保袋成了“破冰神器”,扇面上印着的“献血流程口诀”,让老人也能轻松看懂。活动现场,展板图文并茂地介绍着稀有血型的种类、特点及急救作用,志愿者们发放手册并细致讲解,让公众知晓其拯救生命的重要性。怀旧的滚铁圈游戏引发居民参与热潮,完成挑战可获熊猫小礼品,这样的互动让“小众知识”变得可知可感。

多样宣传.jpg

  特殊关怀:温情陪伴送暖,科普知识扎根

  七月流火,挡不住志愿者们关爱特殊群体的脚步。从城市里的儿童康复中心到乡村中的敬老院,他们用温情与知识传递着温暖。

  7月9日,常州天爱儿童康复中心里暖意融融,志愿者化身“知识传递员”,用绘本讲血型“红细胞像小火车,带着氧气跑遍身体”;用提问互动激发兴趣,“谁知道熊猫血为什么珍贵呀?”孩子们举着小手积极回答,在欢笑中学习知识,在志愿者送上的定制卡通血型贴纸中,让温暖与知识一同扎根心底。

  7月13日,无锡市滨湖区南泉敬老院的活动别开生面。老歌联唱拉开序幕,熟悉的旋律让老人眉眼舒展;情景短剧《熊猫血的故事》生动演绎“当病人急需稀有血型,每一位献血者都是光”。临走时,养老院里一位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说:“你们来了,不光长知识,心里也暖烘烘的。”

养老院、机构宣讲.jpg

  乡村与跨界:乡音传情科普,公益融情交流

  7月16日,徐州市铜山区郭集的村道上,乡音与科普交织。志愿者用方言讲解“献血对身体无害”:“就像地里收了庄稼还会再长,血液也会快速补回来”;针对村民“怕麻烦”的顾虑,他们细致说明“献血屋填表、体检都是免费的,全程有人引导”。村口的咨询点前,印着献血常识的环保袋被一一领走,更带走了“献血也是救人”的新认知。

  7月19日,志愿团队受邀参加“丹青共绘两岸情,公益善举青年行”苏州李公堤公益跑活动,将“生命互助”的理念融入文化交流,让公益的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平台。

乡村及公益跑照片.jpg

  本次健康管理学院“博爱青春・星火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志愿团队深入社区、乡村、儿童康复中心和敬老院,向不同群体普及了稀有血型知识和献血常识,提高了大家对稀有血型的认识和关注度。

  十余天的实践里,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不仅让3000余名群众了解了稀有血型知识,更让“无偿献血是生命互助”的理念深入人心。当稀有血型从“听说过”变为“能讲清”,当献血从“怕麻烦”变为“愿参与”,这场公益行动已超越了知识传递本身。未来,守护热血熊猫侠志愿团队将持续深耕公益领域,让“博爱星火”燎原成炬,用更多人的参与和坚持,守护每一个脆弱的生命,让爱心与责任在循环往复中,不断续写守护生命之光的温暖篇章。

(撰稿:余学娟,摄影:曾丽芹、孟晶晶、 吴昕雅(学生),审核:濮丽萍)

地址:苏州新区科华路28号 邮编:215009 邮箱:swybgs@szhct.edu.cn
版权所有:新葡的京集团8814(vip检测站)股份有限公司苏ICP备100225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