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微风拂过江阴市璜土镇石庄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课堂在“残疾人之家”开讲。7月25日,“中医耳穴疗法与医护融合服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这里,将古老中医的智慧——“耳穴疗法”和实用的慢性病防治知识,送到了村民们的家门口和心坎上。
志愿者们精心制作讲授的PPT,图文并茂地揭开了小小耳朵上的健康密码——耳穴疗法的神奇原理。简单介绍理论知识后,村民们好奇地围拢着,听师生们娓娓道来香囊散发的草木芬芳如何安神,随志愿者们亲手制作的艾草锤敲打穴位舒筋活络。而最吸引人的是耳穴贴压的现场演示:“阿姨,您睡眠不好,可以常按按‘神门’穴,就在这里……”师生们手把手指导,村民们聚精会神地在自己或邻座的耳朵上摸索着“神门”、“肾”等关键穴位,指尖轻按,体验着酸酸胀胀的奇妙感觉。“这个法子好!在家自己就能按按,方便!”几位尝试了耳穴按摩的村民乐呵呵地交流着心得。动手环节更是热闹,大家兴致勃勃地挑选药材、填充香囊,艾草的清香和草药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探讨声和爽朗的笑声。团队成员不仅全程现场指导,更特别留意残疾人之家成员们的参与体验,处处流淌着人文关怀的暖意。
针对当前高血压等慢性病高发的形势,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耳穴疗法在调理高血压、失眠等有效、方便、廉价等独特的优势,既契合国家“预防为主”的健康方针,又适配基基层农村的实际。志愿者同学们表示,“这次活动,我们切实地体会到了把‘高深’的中医知识,变成乡亲们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土办法’的意义和价值”,坚定了大家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易学实用的技能,下沉到乡村基层,为破解基层“看病难”、提升健康素养贡献自己力量。
“中医耳穴疗法与医护融合服务”暑期三下乡团队积极响应国家“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号召,将一枚小小的耳豆,一个个亲手制作的香囊,一次面对面的指导……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精准地将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播撒在石庄村的土壤里;也成为教育志愿者们“扎根乡土、知行合一”的生动社会实践课。守护健康,情暖石庄——这不仅是一次服务,更是通往“全民健康”之路上,一次带着温度的坚实迈进,让健康福祉以可感可触的方式,悄然惠及每一位基层群众。
(撰稿:周琳、杨依铭,摄影:张颖、金佳英,审核:宋悦宁)